2017年底,一辆载满铁矿石的列车驶出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采矿区的Tom Price镇,沿轨道行驶100公里前往帕拉伯杜矿区。
列车在尘土飞扬的沙漠上一路驰骋,这段行程平淡无奇,但有一点却非同寻常:列车上没有任何人员。由矿业集团力拓(Rio Tinto)运行的这列列车依靠大量与计算机处理器通信的传感器,在远程指挥中心的精确指挥下沿轨道前行。此次成功试车有望为在2018年底建成全世界第一条自动长途重载铁路奠定基础。此外,它还展示出了工业物联网(IIoT,即互联机器网)的巨大潜力,其正改变着工业的运作方式。
领先的物联网新闻网站和网络社区IOT Institute的内容总监Brian Buntz说道:“如果几年前提到工业物联网,许多人都会认为这只是一时的狂热。但是,今天我们看到全世界都竞相投资物联网领域。中国的制造商正设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,美国试图将制造业从中国迁回美国,欧洲各国政府都大力支持智能化工厂的建设。”
如果15年后步入一家工厂,你甚至可能认不出看到的是什么。
IoT ONE首席执行官Erik Walenza
虽然关于工业物联网的定义不尽相同,但它通常被视为工业4.0的一部分,是自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,第四次席卷全球的工业浪潮。第二次工业革命侧重于生产线和全球化,第三次工业革命侧重于互联网和机器人,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侧重于利用大数据、互联传感器、自主式设备和人工智能,将物联网(即支持Google家居助手或Fitbit健身追踪器等的互联设备生态系统)应用于工业场景之中。
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到工业部件上、使系统具备连通性、收集数据和使用复杂的计算机处理,各企业希望降低对非技术性人力劳动的依赖,并提升生产力和效率。工业物联网的全部潜力尚待开发,但计算机公司IBM于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已指明了一些对工业最立竿见影的效益:预测性维护、智能计量、资产追踪、互联车辆和提升车队管理等。
据分析公司Industry ARC预计,到2021年,工业物联网的全球市场总值将超过1,050亿欧元。咨询公司埃森哲发布的一份名为《工业物联网——制胜之道》(Winning with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)的报告预计,到2030年,相关技术会为全球经济贡献12万亿欧元。
虽然工业物联网尚处于早期阶段,但Buntz称,以颠覆性方式利用相关技术的公司不胜枚举。